
劳动实践点金秋 硕果累累伴成长








家长委员代表也在动员会表示:劳动实践教育是培养孩子实践能力和劳动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家长,非常支持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相信孩子们也一定可以从此次活动中收获成长,同时感谢学校能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孩子们有机会在田间地头体验劳动的快乐。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体验耕耘的辛苦,感受收获的喜悦,掌握劳动技能,收获知识与快乐。

鲁行和吕垟蓉两位同学也在动员会上代表发言。倡议同学们参与劳动,享受实践的乐趣。永远记住:“勤劳一日,可得饭食;勤劳一生,可得幸福。”同时也呼吁大家:在活动中一定会做到听从老师和指导员指挥,服从安排,做一个让老师和家长放心的小学生;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协作,要确保劳动顺利完成;在的活动中,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注意各方面的安全。




“什么是农业?”楚雄州农业专家杨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了有关农业的知识及楚雄州培育的几种水稻。杨老师还从如何进行选种、育苗、栽培、收割等为孩子细致的解说了稻谷的一生。孩子们说以前只知道饭是大米做成的,不知道原来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都是要通过这么漫长的生长和精心的种植才能得到的,以后一定会更加珍惜每一粒米。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在指导老师的示范引领下,孩子们走进田野,变身“小农夫”。第一次用镰刀,孩子们都感到手足无措,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下,大家很快掌握了收割稻子的技巧。“成功啦!成功啦!”孩子们高兴地欢呼,他们挥舞着镰刀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声音,一簇簇金黄的稻谷应声而倒。
你割稻子我来运,大家小心翼翼又满怀喜悦之情,把稻穗搬到打谷地点。在老师指导下打稻谷,一个个兴奋极了,拿起一捧稻穗跃跃欲试。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是大家都乐此不疲,排队打谷,一轮又一轮。田里不时传来同学们的谈笑声,分享丰收的喜悦,真正体验到“汗滴禾下土”的不易。
体验了最原始的打谷脱粒,我还要来体验体验脚踏打谷机,它可是祖辈们智慧的结晶。孩子们笑着说:“脚一踏,轮子转,谷粒就自然脱落了,好神奇!”













“你们洗菜,他俩洗锅,我来生火,她们去切菜,其他会烧菜的人做好烧菜准备!”午饭的时间快到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又变身为“小厨师”。他们以组为单位,既分工又协作。从洗菜,到切菜、配菜,最后到烹炒,孩子们都亲自动手,兴致勃勃。








自己做饭菜格外地香。瞧!孩子们吃着自己做的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享受有着劳动的成果。







捉鱼,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同学们挽起裤腿,争先恐后的冲向池塘,一个个像身手敏捷的小渔夫穿梭在池塘中,他们有的各自为营,有的三三两两合作一起捉鱼。虽然衣裤早已沾满泥水,但个个都是开怀大笑,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





快乐的一天虽短暂,但孩子们却收获满满。总结会上,鞠淑怡同学说:“今天我不仅了解了水稻的一生,还从劳动中获得快乐。”许雅琴说:“我今天从割稻谷,做饭、捉鱼中体会到和同学合作劳动的快乐。周尚红说:“我裤脚都湿,可还是一条鱼也没捉到。才知道劳动是一件辛苦的事,以后我会更珍惜劳动成果”。
最好的教育是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营造出一片成长土壤,创造一个绽放梦想的舞台!此次实践活动,孩子们描绘了一幅精彩的生活画卷,色彩斑斓,收获累累!


文字:董琼
图片:各班班主任
初审:刘雁玲
终审:何应明 李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