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教师平台
从北城小学为庆祝建校110周年而面向大家征集纪念资料开始后,来自四面八方的资料和祝福飞进了北小校园。第十二期继续选登部分校友所撰写的稿件,与大家分享。
母校的变迁
——写在北城小学110华诞
今年,是北城小学建校110周年。作为北城小学的一名学子、校友、到成为北城小学的一名教师,对北城小学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自然会与别人不同——这就是我心里的那份深深的情怀。
启蒙
1986年9月,我离开鹿城幼儿园,进入北城小学读一年级。当时我仅7岁。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孩子。虽然读幼儿园也是接受启蒙教育,但真正意义的启蒙教育,我认为应该是从小学开始。记得刚入学时,校园很简陋:一是没有象样的可供学生活动的操场;二是低矮的教室,采光差,通道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三是教学设施设备落后;四是校园几乎没有绿化,如遇下雨,到处一片泥泞……办学规模:全校一至六年级,仅有18个班,在校学生不足一千人,教职工只有三四十人。试想,一所在州府所在地,迄今已有110年建校历史的重点小学,情况尚且如此,当时贫困山区小学的状况,便可想而知了。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源,自然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密切相关。
虽然我入学接受启蒙教育时,北小的教育教学条件并不算好,但北小却拥有一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默默为教育事业作奉献的教师队伍。此时此刻,我忘不了从二年级到六年级,就担任我们班的班主任的原红兵老师。她教学严谨,授课的方式方法,极适用接受启蒙教育的孩子。她当时的教育教学方法,即现在所说的“素质教育”。我通俗地把它归为:“先做人,再读书,后做事。”难怪人们羡慕教师这一职业,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她身上,我确实有此特殊感悟。
1992年,我小学毕业,进入楚雄一中读初中。此后若干年,直至现在我早已当了孩子的母亲,每当遇到原红兵老师,我都会主动跟她打招呼,总会对我的这位启蒙老师,格外尊重,倍感亲切。
园丁
2003年,我经历了四年乡村教师的磨砺,调入北城小学任教,这是我第二次跨入北小的校园,当时我23岁,从北城小学接受启蒙教育,到成为北城小学教师队伍中的一名“园丁”。其间,时间跨度11年。当我第二次跨入北小的校园时,感受却和11多年前大不一样了。我想如果我是一个诗人,或许一个朗诵者,我会从心底里发出如此的惊叹:“啊!这就是我的母校吗?”“天啊,你都变得快让我认不出你了!”的确,母校不仅是比以前漂亮,而且更年轻了。此刻,作为北小的一名教师,怎能不为母校的变迁,感到骄傲和自豪呢!
说到校园面貌的改观,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提升,乃至迈向更加现代化,无疑得益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数说如今北小的校容校貌,跟我刚调入北城小学时,又大为改观。首先,北城小学于2009年3月开始实施紧密集团化办学,成立了北城小学南路校区(原南路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实施,起到了名校引领带动的作用,也促进了我市小学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其次,经过几届校长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资源和硬件设施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校区新建教学楼2栋,塑胶运动场2个,塑胶篮球场数个……两校区现总占地面积达36亩,现有一至六年级教学班共53个班,在校学生 2701人,教职工127人,其中省州市及骨干教师15人。校园环境优美、功能完备,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有: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信息技术教室、语音室、图书室、舞蹈室、少先队队室、多功能报告厅;校舍大都属框架结构,教室、办公室等采光好、通风好;学校的操场、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等,均按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标准重新建设,满足学校开展体育健身、体育教学的要求;并实现了校园网络、多媒体现代化教学全覆盖;“梅兰竹菊荷”校园育人文化特色显著。课改之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也随着课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而改变。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北城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均列全市前茅。
成长
回顾从教生涯,我当小学教师已有20个年头了。今年是在北城小学做音乐教师的第16个年头,无论在乡下任教,或在北城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中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成长进步,都离不开校领导的关心支持,老师们的配合帮助。一句话,成绩和荣誉属于自己,更属于北城小学,而我的所有付出,只是履行我应尽的职责。
少儿艺术,作为北城小学的办学特色,与国家义务教育的目标息息相关。是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我自调入北小以来,因工作需要,既是音乐教师,还多年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德育主任,尽管工作繁杂,任务重,困难多,对内对外沟通协调,从基本功训练,到组织排练节目,演出的服装、道具,化妆到交通安全等,并非少花心血,总是默默地想办法克服困难,如遇重大节日参演,或参加全国、省、州、市的少儿艺术大赛,更是放弃周末,甚至假期休息,当所有的付出,为省、州、市、学校争得荣誉时,自己无不感到欣慰和自豪。记得在2009年7月,应学校工作需要,我与杨锐森老师、宋燕老师一起,放弃了一整个暑假的休息时间,和20个孩子一起,紧锣密鼓地排练两个少儿舞蹈《虎妞妞》和《奥运—耶》,在暑假中分别参加了云南省和全国的比赛,尤其是赴北京参加首届全国青少年民族舞蹈比赛,荣获了特等奖和金奖。这一次的参赛,是我感触最为深刻的一次,让我感觉到了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的教师,能和少儿舞蹈方面的专家一起工作,是我莫大的荣幸,更能从他们身上不论是做人做事方面,还是业务方面,都让我学习到很多,当孩子们站在领奖台上时,我们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化作了幸福的喜悦。这让我觉得,只要我付出了努力,还是能为学校做一点事情,自己也能得到锻炼。此后的这些年中,我一直坚持这样的信念,参与排练的其它少儿舞蹈也多次荣获过省、州、市一、二等奖。一次次比赛,就是一次次历练,这些年,我和北小一群群热爱舞蹈的孩子们一起成长着,快乐着。
除此之外,不论是“云南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还是“云南省小学音乐课堂讲赛一等奖”等等荣誉,以上集体荣誉和个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历届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老师们的帮助,总之,如果没有北城小学这个名校平台,我也没有机会在这么多年的诸多活动中去学习、去成长。在庆祝母校110华诞之际,我决心把成绩与进步,作为新的起点,化作新的动力,以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异成绩,报答母校的培养,书写北城小学新的历史与辉煌。
北城小学教师 刘雁玲
北小情缘
北城小学教师 张殿丽
伴随着下课的铃声,校园里沸腾起来,孩子们开始排队准备放学,参加球队训练的同学则快速奔向球场……而我仍然坐在办公桌前奋笔疾书(划),批阅最后一摞作业,“传球!快!快!快传球!……”窗外传来杨开发老师指导孩子们训练篮球的声音,他这洪亮的嗓音把我带回到三十多年前……
那时的北城小学足球场上奔跑着的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作为指导我们训练的李清良老师,不辞辛劳、不厌其烦的传递着他的“战略战术”——用他那洪厚而略带沙哑的嗓音。记不清李老师带领我们北城小学少儿足球队(女队)洒下了多少汗水,只记得1983年和1984年北城小学少儿足球队(女队)连续两年夺得楚雄市“少儿杯”足球赛的冠军!那两年我读四年级和五年级(毕业班),有幸参与了连续两年的拼搏与夺冠,给我的小学生涯留下了精彩的回忆!
记忆中的1979年9月,我背着小书包(斜跨式,单肩背的布包)怯生生地步入母校——楚雄北城小学,走进一年级一班教室,认识了和蔼可亲的左琼英老师——我的班主任,以及53个同学(毕业照相片中数得的人数),在这里度过了五年的快乐时光(当时的小学是五年制)。大多数同学的名字如今都已经忘了,只记得这么几个:张照东(班长)、左恒、王元琼、周四妹、杨丽琼、李镜、魏玲、张小琼、张小丽、尚琼珍、自云珍、卢云。我的家乡在遥远而又偏僻的彝族山寨,由于父亲在楚雄州党委工作,刚刚学会一点点汉语的我有幸步入北城小学,有幸坐到一年级一班的课堂上,在左老师耐心细致、孜孜不倦的教育和指导下,开启了系统的学习标准、规范的汉语言文字的旅程……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临近毕业,按照政策规定,我必须回到户口所在地参加“小升初”考试,要离开了,心中那份惆怅与不舍不言而喻!只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如今脑海里只留下丝丝淡淡的回味……但是临行前,左老师特意鼓励我的话语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凭你的能力,老师相信你将来一定能从大山里走出来,重新回到城市里来!”这句话时常萦绕在我的耳旁,鼓舞着我一路走来,那一年我13岁。
时隔十七年,我再一次走进了北城小学。这一年是2001年,8月的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再一次迈入母校——北城小学,从这一天开始,我是北城小学的一名教师,怎不令人自豪?从这一刻起,我将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母校的讲台,怎不令人激动?这一年我30岁。昔日给我上课的老师都已经退休,教师队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楼、操场……所有硬件设施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儿时记忆中北城小学的影子几乎找不到了。但是北城小学的老师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精神没有变!北城小学的学生勤奋好学、积极向善的志向没有变!
从2005年9月起,每天出入校门时,我的自行车后座上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从那时开始,我的孩子何雨凡上小学啦!母子俩成为了校友!此时的我激动感与自豪感爆棚!再多再多的言语都无法完完全全表达出我心底对母校深深的感激与眷恋之情,唯有把所有的激情化作工作的动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每一天的教学工作中。
时间的脚步迈到了2019年,从1979年到今年,我与北城小学结缘已经整整40年,母校已经110岁啦!一个世纪多的成长过程中的经历非常非常丰富……一个世纪多的时间里发生的故事很多很多……无数的北小儿女默默奉献从未停止,为的是让她一次次从辉煌走向辉煌!
“嘟!嘟……!今天的训练结束!”随着杨老师的哨音响起,我的思绪回到办公桌上,孩子们陆续离校,校园里逐渐安静下来。我的作业也批改完了,收拾好办公桌,在落日的余晖中走出了学校大门,心里坚定地默念着:北小的明天更美好!
北小校友
张洁
张洁, 1978届北城小学附设初中班毕业,楚雄师范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云南省省级高校教学名师。楚雄师范学院校级教学名师,云南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北城小学校庆110周年随想
1978届附设初中班毕业生 张洁
我成长的摇篮——北城小学, 110年的办学历程,深厚的育人文化积淀,又充满鲜活的生命活力的学校,“桃李满天下”的形容虽然太俗,但是从几代校友们持续缅怀自己成长历程的文章,我们不得不感慨,110年,几代人的成长,北城小学的育人早已硕果累累。同时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几代校友们如此饱含深情的回忆当年的小学生活,回忆当年一幕幕鲜活的场景,一位位可亲可敬的老师们。那北城小学110年成长历史的魂是什么?让几代校友魂牵梦绕的魅力何在?
1970年3月,我正式成为了北城小学学生,虽说我们是五年制,但是由于春招,实际上我们的小学读了五年半,75年新生事物,小学纷纷附设初中班,我们作为学校自己培养的对象,顺理成章的升为初中班学生, 1978年毕业。由于特殊的历史,我们与北城小学有了特殊的渊源,居然在校8年半时间。
40多年来,每当我回忆起北城小学,记忆仍然鲜活。忘不了我小学的第一任班主任龚翠兰老师,在我心中,她是我除了妈妈之外唯一的女神。她漂亮的外表,两个大辫子,自然卷的辫稍,她边走边读书的时候,常常会让我在课堂上分神,总拿龚老师和我的妈妈作比较,哪个更美。我是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幸运儿,不知道为什么,一年级我就被指定当了班长,一年级就开始在全校大会上发言,当然,所有发言稿都是龚老师写好,我照着念。老师不在的时候,我替老师维持课堂纪律,带领同学们读课文。
忘不了小学一年级我就成了第一批“红小兵”(当时不叫少先队),给我戴红领巾的是胡志明老师,他给我系的红领巾结让我终生难忘。红领巾折叠得非常整齐,领巾结跟今天男士们的领带结一样平整光滑,没有一丝皱褶,小巧而紧致。我敢说,那天全校上去带了红领巾的同学,我的红领巾结是最好看的。以至于从此之后,我折叠和系红领巾从来没有马虎过,包括后来给我女儿系红领巾。折叠整齐,精致的红领巾结,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后来才知道,胡老师还是我舅舅周大明的班主任,助学期间他还陪着我舅舅一同睡过。
忘不了我小学四年级到初中班的班主任陈洪勤老师。他的黑板字一写,马上就能征服全班,再加上他生动的讲课风格,时不时带夸张的表情动作,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语文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我从没在语文课堂上犯过困。陈老师严格加一丝不苟的要求我们练字,虽然写到手抽筋,但是全班同学不同程度人人都是受益者。
忘不了数学老师杨家林和左琼英老师夫妇。我佩服杨老师虽然是小学老师出身,但是初中班的数学仍然教得有板有眼,思路清晰,只是当时他年轻气盛,一副凶巴巴的样子,没有几个学生不怕他的。可亲可敬的左老师,虽然没有教过我们,左老师慈母般的关怀,让我心中最好的老师名册上一直都留着她的位置。当年我弟弟要上一年级,但错过了报名时间,我只知道左老师要教一年级。领着我弟弟去找到左老师,没想到从此就接下了六年师生缘。
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点燃和感动,因此才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状态的激活,然后才逐渐有了另一个生命自燃的能力,成为熊熊火焰,再然后才会有了今天北城小学满园桃李的芬芳。
龚翠兰老师买上小锅米线,放学后领着我去医院看望住院的同学;陈洪勤老师教我们包书皮、自己制作装订写作文的“线装本”,让我们一遍遍修改作文,每次修改前,陈老师都会用漂亮的红字写上密密麻麻的评语,让我一看见老师的评语,就有了修改的动力。或许老师们那些行为无形中也培养了我自己追求完美的态度,当了老师后,凡是给学生批改作业时,一种发自内心的给学生写评语的真情实感都会自然而然的从心中涌出,通过笔尖流淌在学生的作业本上,这个自觉行为一直成为了我的教学习惯。不少学生毕业多年后,告诉我读大学期间的难忘事情之一,居然是我给他们写的评语,更让人欣慰的是,他们说,自己在工作中也像我一样,坚持给学生作业写上了真挚的评语。
或许是我们接受小学初中教育的年代(当时我国还没有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应试教育几乎还没有什么市场,因此老师们才有了足够的精力关注学生更多更广泛的方面,并进行悉心指导,才有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和舞台。那时评价学生的标准更加多样,除了学习外,“劳动积极分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积极分子”等称号非常多,学工学农学军,让大家得到的锻炼更加多样,社会实践能力更强。当然,我们所处的时代也非常特殊,因此文化课的系统学习没能得到更好的保证。
一代代老师们的行为,是那样的朴实无华,毫不做作,却又是那样的对学生、对学生的生命成长饱含深情。正是由于北城小学一代代老师们不懈的努力,默默无闻却执着地传承着这种感动生命、影响个人成长的育人精神,才会有一代代、一批批校友们对母校包含深情的回忆,才会有无论走到哪里,都怀着对自己成长摇篮的深深眷恋。原来这就是我们北城小学的精气神!这就是我们北城小学的育人之魂!
1978届附设初中班毕业生 张洁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