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育人理念为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为根本;秉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方式。11月13日晚,我校在南路校区报告厅隆重举行新教师培训活动。本次活动以“小学班主任带班策略”为主题,通过“核心策略分享,结合亲身经历的体会分享,实践行动指南”等多个环节,为新入职教师们带来了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入职第一课。

核心策略分享
1.树立良好第一印象,赢得家长信任。
与新班家长初次接触时,应通过展现专业学识、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迅速建立信任感。这是成功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放低姿态,耐心、细致地解答家长的疑问和顾虑,避免高高在上的说教或指责。

2.聚焦学生,成为学生的“偶像”。
接手新班级的首要任务不是急于立规矩,而是“圈粉”——用精湛的教学技艺、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先喜欢上老师。 “蹲”下来,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的思维视角进行对话,真正理解学生。

3.智慧处理特殊情况,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对待特殊学生及家长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耐心。与家长沟通前应做足功课,秉持尊重、平等的原则。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适时、有方法地指导家长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和教育孩子,形成教育合力。

4.秉持正确教育观,促进全体学生成长。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同园丁对待不同的花木。教育的成功不在于让所有学生达到同一标准,而在于帮助每个学生发现并实现其独特的成长价值。尽心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存在感。

亲身经历显初心
在培训中,主讲人马孝张老师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分享道:回忆起第一次与家长沟通时,起初因紧张而显得有些刻板。后来尝试采纳“放低姿态、耐心倾听”的建议,发现家长的态度从戒备转为开放,沟通效果显著提升。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主讲人强调的“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山区孩子把鸡蛋送给马老师;孩子家长征订“教辅资料费”;假期安排“小制作、小发明、小创作”;下课和孩子谈心15分钟;特殊家庭的留守儿童......这一桩桩,一件件刻骨铭心的“师魂”动人故事,让在场的新教师无不动容。

行动指南“多一点”
马老师总结提出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多一点”行动指南,作为新教师的行为参照:为我今后处理学生日常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我们将这些策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带班能力。

姿态低一点,倾听近一点;
理解多一点,包容宽一点;
耐心多一点,陪伴久一点;
脚步勤一点,观察细一点;
鼓励暖一点,引导巧一点;
责任扛一点,爱心满一点。

本次培训内容务实、理念先进,为新教师如何快速进入班主任角色、建立和谐的师生及家校关系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宝贵的心法。培训在全体参会教师的积极思考和热烈共鸣中结束。






图文:王俊
编辑:段明涛
初审:周丕先
终审:何应明 李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