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光中冉冉升起,我们再次集结在国旗下,心中充满崇敬与自豪。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聊一个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遵纪守法,敬畏规则”。

也许有同学会觉得,“法”和“规则”这些词听起来很大,离我们小学生的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它们就像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隐形卫士”和“指南针”,默默保护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前行。


想一想,如果没有交通规则,马路会变成什么样子?车辆乱闯,行人乱穿,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正是因为有了“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我们才能安全地穿过马路。在学校里,如果没有“上课认真听讲、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的规则,课堂就会乱哄哄,我们也就无法安心学习知识。这些看似平常的规矩,其实就是“法”和“规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们保证了校园的秩序,守护了我们的安全,创造了和谐的学习环境。

作为小学生,我们如何将“遵纪守法,敬畏规则”落实到行动中呢?
首先,从遵守校规校纪做起。 按时到校,不迟到早退;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课间文明休息,不追逐打闹;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和公共财物;与同学相处,宽容友善,互相帮助。这些点点滴滴,都是我们遵守规则的表现。


其次,从遵守社会公德做起。 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乱扔垃圾;过马路走斑马线,遵守信号灯;乘坐公交车时排队上下,主动给需要的人让座。这些行为不仅展现了我们良好的个人修养,也是对社会规则的尊重。
最后,要从小树立法律意识。 我们要知道,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比如受教育的权利,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我们要了解一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要懂得,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绝对不能做,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也约束自己。


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句不文明的话语,一次不经意的闯红灯,一个乱扔的垃圾,都可能破坏美好的氛围,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而每一个遵守规则的行为,就像一盏小灯,能照亮自己,也能温暖他人。当无数盏灯亮起,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光明和美好。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规则成为我们自觉的习惯,让法治的精神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伴随我们健康成长!

主持:刘芮弛 副校长





图片:罗庭河
编辑:昝 帆
初审:刘芮弛
终审:何应明 李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