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乙巳蛇年之秋。十月,霜色愈浓,时光清浅,采一束光阴,拂过心间,迎着微微吹拂的风,随风起舞的叶,在这最美的深秋,我们踏上征途,共赴一场识字与阅读相融合的教学盛宴。

2025年10月29日,楚雄市小学语文工作坊(2)在楚雄市教科所副所长周汝云、坊主——北城小学张静老师的带领下,成员杨淑娟老师、王燕老师,一同前往新村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两天的新村镇与大地基中心小学联片送教下乡活动。参加本次活动有:送教团队,新村镇中心小学领导班子成员、新村镇中心小学21名语文教师,大地基乡中心小学马银强副校长、教科室张太斌主任及17名语文教师。
天气微凉,但老师们步履坚定,迎着晨曦,匆匆而来。活动启动仪式由坊主——北城小学张静老师主持,她向大家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日程安排和送教团队的成员、送教活动的意义,对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们表示热情的欢迎,给老师们提出了参与本次活动的希望,要求和建议。新村镇中心小学高廷忠校长讲话,在讲话中,他对楚雄市教育体育局、楚雄市教师培训中心的统筹安排,楚雄市北城小学送教团队的精心筹备表示衷心感谢,指出通过名师的示范引领,让老师们在识字和阅读教学中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上有所进步和提高。要求老师们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培训期间认真做好记录,通过名师、骨干教师的成长经验分享,解答教学疑惑等研修方式,取长补短,学有所获!高校长的发言句句语重心长,承载着他对教师们深切的期望。坊主张静老师对此次送教下乡活动的内容,时间和活动安排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提出本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希望通过搭建城乡教师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以市级名师、骨干教师和当地教师“专题讲座、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观课议课”为主体研修方式,在聚焦真实课堂的教学下,开展现场诊断、评课、议课等参与式活动,有效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驾驭课堂的教学实施能力,拓宽农村教师主动规划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提高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在老师们热烈的掌声中,活动正式开始!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新课标视域下,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该怎样融合?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等风来,不如追风去!一切疑问,我们一起研讨,逐步突破!大地基乡施勤源老师和工作坊成员杨淑娟老师带来的同课异构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古诗《登鹳雀楼》新村镇邓淞老师和工作坊成员王燕老师带来的同课异构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太阳》,适时、对症,直击此次送教活动主题。
施勤源老师的课教学设计条理清晰,逻辑思维能够很好的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从一开始的集中识字、写字,到后面的读诗,想象画面,从引入到深入,再到巩固提升,层次分明。施老师用她生动的语言,亲切的教态,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十分耐心,值得每位老师学习。

杨淑娟老师以单元导语为切入口,以形象直观的象形字引入标题,巧妙衔接,紧而有序。在导学环节,通过初遇古诗读中识字、深入诗境感知诗意、登楼望远品味哲理三个活动的设计,学生们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学习,在老师的引领下逐一解决困惑。在本节课中,我们感受到了丰富多样的识字形式,而在较难诗句的理解上,借助诗画相融和情景创设的方式,从而达到诗境还原和诗情体味的教学效果。在课外拓展上又别出心裁,以AI模拟王之涣登楼望远的情境为引,给老师们提供了古诗词积累运用的新思路。

邓淞老师用心设计课堂活动,充分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识。

王燕老师在导入环节采用了AI视频导入,让人未读其文,先临其境。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朗读体验,引导学生发现学习说明文的方法,并让学生学会迁移方法学习其他段落。在讲到关键字词时,王老师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菌”讲得生动而有趣味,最后通过让学生们将学到的说明方法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动手写“世界上最大的树”实现了“读、写、练”高效结合。

拨云见日使得意,一树梅花一树春。识字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处理好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关系对语文教学至关重要。坊主张静老师通过“浅谈识字和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专题讲座,对老师们在开展识字和阅读教学上提供了方法和指导建议。张老师在讲座中为我们梳理了小学语文识字与阅读的关系、怎样处理好不同学段识字和阅读的关系、低段、高段识字和阅读有机融合的三个层次、识字和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的策略,在讲座中张老师列举《池上》、《麻雀》教学实例,让教学有据可循。张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好似拨云见日,让我们对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活动中的集体备课,把研讨学习导入了高潮。本次集体备课主要围绕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望庐山瀑布》、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松鼠》两篇文章展开。

本次备课活动共分为三次备课:个人备课、第二次集体备课、第三次集体备课。备课内容分别为新村镇中心小学主备《望庐山瀑布》,大地基乡中心小学主备《松鼠》。老师们从新课程标准、单元主题、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等角度书写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个人备课是独特个体教学风格的展现。一字一句是老师们的教学想法,沙沙写字声,是老师们的教学智慧结晶。三千思绪,化诸笔端,老师们在纸上诉说自己的教学蓝图。

两所学校通过现场抽签的方式,选出两篇文章的执教教师,他们分别是新村镇中心小学的苏袁源老师、大地基中心小学的自恒愿老师。紧接着,两所学校的老师围坐一起畅所欲言,共同交流,针对各校负责的教学任务献言献策,为即将执教的两位老师出谋划策,以期竭尽自我优点,整合为最优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展现识字和阅读相融合的教学过程。“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星星之光,凝聚成一股智慧团体的力量。各组讨论热火朝天,在这个难得的机会中,老师们就小学语文课中如何落实识字和阅读相融合,交流、讨论。

行,必能到达;学,必有所获!10月31日,苏老师带领二(2)班的小朋友走进《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从古诗揭题到阅读古诗并识字,苏老师注重语文基础能力训练,教给二年级小朋友阅读古诗的方法,教学注重由浅入深,通过边阅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浪漫风格,进一步在充满想象力的诗歌中体会诗歌的魅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跟随诗歌律动视频,孩子们边吟诵古诗,边做手势舞,从玩中学,从做中学,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大地基乡自老师所执教的《松鼠》通过“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以致用输出成果”等丰富而多样的学习方式,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读、思、悟、用”环环相扣,教学主线清晰,引人深思,给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习之旅。

反思是进步的源泉,进步则是反思的阶梯。在王燕老师的带领下,全体老师对两节展示课进行了点评和深入的探讨。执教老师先在组内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接着全体老师一起评课议课,随后,两组代表分别针对各组老师的教学进行了全面点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角度纷纷提出了两节课的教学亮点,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同心而谋,齐心共商,在评课议课中共同朝着最优的教学设计而努力。

一步一步至山巅,一语一句皆关情。在坊主张静老师的带领下,所有老师一起走进第三次集体备课——集体梳理教学策略。本阶段会议分为小组代表梳理教学策略和张静坊主总结提升两个专题。各组先针对“小学识字和阅读相融合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总结,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识字和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在座老师如获至宝,受益匪浅。相信老师们返岗实践时定会对高效课堂的打造注入新的活力。

山高自可登临上,水深不妨涉足知。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识字与阅读的有效整合,楚雄市教科所周汝云副所长,站位高、定位准,根据新课标的内涵——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落脚点,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理论解析”和“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实施路径”两大话题,开展了“识字与阅读的有效整合——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实施路径”的专题讲座。讲座中,周副所长系统解析该任务群的核心理论,指出识字是阅读的基础,阅读是识字的延伸,并结合教学实例,应注意的事项,提出“随文识字强关联”“阅读梳理促内化”等实施路径,为教师打通识字与阅读壁垒,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实践指导。“拨开云雾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周副所长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操性,为教师破解识字与阅读脱节难题提供清晰方向。

相聚教研的时光分外短暂,活动日程不知不觉已接近尾声。新村镇中心小学顾华斌副校长主持活动闭幕仪式。顾副校长对送教团队及大地基乡中心小学积极参与此次活动表示真诚感谢。他强调:老师们应加强语文识字与阅读教学相融合的教学研究,以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为契机,从日常识字和阅读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他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之路。对青年教师提出四点发展建议,他希望青年教师借此次教研活动,深耕教坛,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不断实现教育梦想。最后,周副所长为送教老师及展示课老师颁发了聘书。


识字阅读相融合,智育赋能启新思。秋风微起,我们沐光而行,总有一束光,是洒在了每一个匆匆而归的你我身上。“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此次楚雄市2025年秋季学期小学语文工作坊(2)送教下乡活动已圆满完成,但前行的篇章还在继续翻动,坚定的步伐也将前行不辍,我们相信,在所有老师的努力下,教育之花必将愈发灿烂!






图文:杨淑娟
编辑:段明涛
初审:周丕先
终审:何应明 李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