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新入职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课堂组织能力,助力其快速成长,2025年10月23日,楚雄市北城小学在南路校区报告厅成功举办了以“参与式教学之小组工作”为主题的新入职教师专题培训会。本次培训旨在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培训伊始,一首精心改编的教师版《心太软》瞬间点燃了全场气氛。“把所有问题都自己解决,讲解总是简单,交流太难……”诙谐又写实的歌词道尽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艰辛与无奈,引发了在场新老师的强烈共鸣。讲师借此契机点明本次培训的核心目标:通过推广“参与式教学”,转变教学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从而实现教师“减负”与学生“增效”的双赢。
在随后的项目介绍环节,讲师系统阐述了参与式教学的理念。它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并创造性地融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与教师、同伴的互动,动态地生成知识、提升能力。讲师明确指出,参与式教学主要包括小组工作、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游戏教学、头脑风暴等多种展现形式。本次培训将重点聚焦于其中最常用、最核心的组织形式——小组工作。

流程二是本次培训的重头戏。讲师围绕“小组工作”的实施,进行了层层深入地剖析:
1.内涵与要求:阐明了小组合作不仅是形式上的“围坐”,更是思维上的“碰撞”。其核心要求是“人人参与、明确分工、互动互助、共同达标”。
2.明确任务与目的: 强调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必须清晰、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并让学生充分了解合作学习的目的所在。
3.培训与引导:新教师需有意识地培训学生如何倾听、如何表达、如何求助、如何总结,并在此过程中扮演好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
4.确保有效讨论:提供了诸如“思维导图”“发言卡”“计时器”等实用工具,以规避“假讨论”和“一言堂”现象,确保讨论的深度与广度。
5.评价与反馈:建立“个人-小组-整体”相结合的多维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并及时给予针对性反馈,激励学生进步。
6.小组合作学习规则:与参训教师共同研讨并制定了简明扼要的小组合作学习规则公约,为课堂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
7.持续优化:提醒教师要基于课堂观察和教学反馈,对小组成员、分工、规则等进行动态调整,实现螺旋式优化。


在流程三中,讲师将小组工作与课堂结构紧密融合,概述了在导学、导练、导结三个关键环节中应注意的要点:在“导学”阶段,利用小组进行预习检测和问题生成;在“导练”阶段,组织小组开展探究性活动和协作练习;在“导结”阶段,引导小组进行成果展示与总结反思,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闭环。



培训尾声,讲师播放了一段精选的“参与式小组学习”优质课堂实录。生动的画面、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之间精彩的思维交锋,让抽象的理论瞬间变得直观可感。新教师们通过观摩,对如何将今日所学转化为明日课堂实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信心。
此次专题培训内容充实、讲练结合,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它不仅为新教师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更传递了“相信学生、解放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相信北城小学的新生力量必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投身课堂实践,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文:潘慧
编辑:马涛
初审:周丕先
终审:何应明 李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