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王思光 党办主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这句诗,我们从小就会背诵。每一粒米、每一颗饭,都饱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节俭,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它像一颗珍贵的种子,深深扎根在我们的文化土壤里。《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奢侈则是恶行的开端。古人用智慧告诉我们,节俭不仅是对物质的珍惜,更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修养。

主讲人:六(5)中队 王梓淇
翻开历史的画卷,节俭的故事熠熠生辉。北宋名臣范仲淹,幼年家境贫寒,每天只煮一锅粥,等粥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点咸菜充饥,却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刻苦读书,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明朝清官海瑞,一生清贫,穿布袍、吃粗粮糙米,死后仅留下俸银八两、旧袍数件。他们以节俭立身,成就了高尚的人格,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升旗手:五(4)中队 苏艺
同学们,在生活中,节俭离我们并不遥远。拧紧水龙头,让清水不再白白流淌;随手关灯,让电能不再无端浪费;珍惜每一张纸,让每一页都发挥最大价值。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节俭美德的体现。当我们学会珍惜,就是在传承文明,就是在践行美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的这句诗,道出了历史的规律。节俭是美德,更是责任。


同学们,让我们从心出发,将节俭融入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传承这一古老而珍贵的美德;让节俭之花在校园绽放,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让节俭成为我们最闪亮的名片,传承千年美德,共建美好家园。

END


文:六(5)中队
图:李宗伟
编辑:尹乐弦
初审:刘增爱
终审:何应明 李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