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刘增爱 副校长
当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总会在这样的时刻思考:今天的我们,以怎样的姿态拥抱成长?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个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节约粮食。



主讲人:六(4)中队 苏星辰 陈家鑫
或许有同学觉得,餐桌上的米饭、餐盘里的蔬菜,似乎随时都能获得,节约与否无关紧要。但大家是否知道,每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获,要历经多少风雨?农民伯伯春耕时弯腰插秧,盛夏顶着烈日除草,秋收在田埂间弯腰收割,寒冬还要为来年的耕种做准备。这“一粒米”里,藏着的是数月的辛劳,是滴滴答答的汗水,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就像我们课本里学过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千万劳动者用实践写下的真理。


可如今,浪费粮食的现象仍在我们身边发生:有的同学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就整盘倒掉;餐桌上,有的家庭为了“面子”点满一桌菜,最后剩下大半;甚至在一些角落,还能看到被随意丢弃的面包、水果。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总量,相当于近千万人一年的口粮。这组数字背后,是无数人的劳动被辜负,是珍贵的资源被浪费。

升旗手:五(2)中队 秦宇
同学们,节约粮食从来不是“小气”,而是对劳动的尊重,对生命的珍惜,更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该成为“爱粮节粮”的先行者,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


在这里,我想向大家发出几点倡议:
01
就餐时,按需取餐、少量多次,不挑食、不偏食,把餐盘里的饭菜吃干净,做到“光盘行动”;
02
在家吃饭时,和家人一起规划食材,不剩饭、不浪费,主动打包剩余的饭菜,不随意丢弃;
03
看到身边有浪费粮食的行为时,主动提醒、礼貌劝阻,让节约的理念影响更多人;
04
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通过阅读、实践体验,真正懂得“一米一粟”的来之不易。
同学们,节约粮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藏在每一次“按需取餐”的选择里,藏在每一口“吃完饭菜”的坚持里,藏在每一次“拒绝浪费”的行动里。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每一餐开始,用实际行动守护“舌尖上的文明”,让“爱粮节粮”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让勤俭节约的美德伴随我们成长的每一步!


文:六(4)中队
图:李宗伟
编辑:尹乐弦
初审:刘增爱
终审:何应明 李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