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姹紫嫣红的四月,万物生长,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更新理念,总有一种力量驱使着我们不断寻求更好的自己。

“教无涯,研无止”。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课堂的质量,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成长,楚雄市北城小学于2025年4月8日下午开展了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推理》展示课活动。本次活动力图通过团队协作打磨优质课堂,从低年级就开始渗透和应用推理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了解推理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想的奇妙与作用,逐步形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课前研讨,注重实效

3月11日,二年级数学教研组所有成员在组长何家仙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凝聚团队智慧的磨课之旅。经过讨论,确定了本次研究主题为“数学广角—推理”,由温波老师承担教研任务。通过说课,深入研读教材,精准把握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推理的过程,理解推理的含义,能根据已知条件推结论,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3月18日,4月1日,教研组成员分别在校本部二(6)班、二(4)班进行展示课前的2次磨课。课后,大家畅所欲言,指出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最后确定上课方案。



课中落实,精彩纷呈

经过前期的准备和打磨,4月8日下午,温波老师以亲切的教态、适时的引导,通过学生有效交流和自主探索,将这节课精彩呈现。
一、情境创设:动画故事点燃推理热情
课堂上,老师准备了猜盲盒游戏,游戏中熟悉的敖丙和哪吒两个角色将孩子们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有红、白两个盲盒,红色盲盒中的是敖丙,那白色盲盒中的一定是哪吒;红色盲盒中的不是敖丙,那红色盲盒一定是哪吒,白色盲盒中就是敖丙。这看似简单的推理思想,却像一块强力的磁石,紧紧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小脑袋里的好奇因子瞬间被点燃,大家纷纷举手,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方法探究:三大“神器”助力有序思考
为了让推理过程更清晰,老师带领孩子们解锁了三种“推理神器”--排除法、连线法、表格法,帮助他们梳理线索、有序思考。
1.排除法:先确定,再排除。

2.连线法:线索相连,答案浮现。

3.表格法:横竖分明,逻辑清晰。


课后反思,共同提高

展示课结束后,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激烈的课后研讨活动。首先,温波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思考:一节数学课如何才能让老师教得不累,学生学得不累。

老师们各抒己见,对这堂课的优点给予了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整节课重难点突出,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学习习惯比较好,能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推理的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老师们也针对课堂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数学学习应该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吃透教材,少讲、精讲;教师要抓住教学契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最后,杨茜主任对下步数学工作做如下要求:她指出,数学老师在上课之前,应吃透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少讲,教学要讲求实效;要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用数学的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在平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评价要具体、详细、直接。

数学的魅力,在于它永远有下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教育的温度,在于我们始终相信每一次研讨都是成长的伏笔。愿今天碰撞出的灵感,能化作日常教学中的星火,点亮更多学生心中的数学之光;愿我们带着对学科的敬畏与创新的勇气,继续在“让数学更有温度,让学习更有深度”的路上结伴前行。
研讨终有尽时,而对数学教育的热爱与追寻,永远在路上。期待下次相遇,我们再以问题为舟,以思考为桨,共赴更广阔的知识海洋。




图文:张丽萍
编辑:周绍奇
初审:周丕先
终审:何应明 李兴华